This is a documentation for Board Game Arena: play board games online !

Gamehelpxiangqi:修订间差异

来自Board Game Arena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(清空页面)
标签清空
无编辑摘要
第1行: 第1行:
棋盤
參見:中國象棋術語 § 棋盤術語
Xiangqi board.svg
象棋的棋盤由9條縱線和10條橫線相交而成。棋子放在各條線的相交點上,並在線上移動。棋盤中間的一行沒有畫上縱線,稱為「河界」,通常標上「楚河漢界」字樣,象徵楚漢相爭時的鴻溝。據劉國斌考證古書與古棋具,棋盤寫有楚河漢界是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之間才開始有[25]。河界亦有標上「觀棋不語真君子,起手無回大丈夫」字樣。


現行的中式記錄方法是:9條縱線,紅方從右到左用漢字「一」至「九」表示,黑方在自己的那一面從右到左用數字「1」至「9」表示。也就是說,紅方的縱線「一」就是黑方的縱線「9」,以此類推。第四條縱線(或第6條縱線)和第六條縱線(或第4條縱線)稱為「兩肋」、「兩肋線」,簡稱「肋」。棋盤上,劃有斜交叉線而構成「米」字形方格的地方,雙方各有一塊,稱為「九宮」,是將(帥)和士(仕)活動的區域。
棋子
棋子的顏色分為紅色和黑色(也有綠色和藍色代替黑色)。
在古代因為特殊顏色的顏料價格較高,故使用同意字或近音字來代表另一方同等的棋子,但最後也演變為特色。
雙方各有16枚棋子:
分別是一枚將/帥、2枚士/仕、2枚象/相、2枚馬/傌、2枚車/俥、2枚砲/炮、5枚卒/兵。
圖樣 黑方 紅方 棋子數 活動範圍 走法 備註
Xiangqi gd1.svgXiangqi gl1.svg 將 帥 1 己方九宮內
只可在己方的九宮內直行或橫行,每次一步
將、帥在同一路且兩個棋子之前無任何棋子時,屬於違規走法,此稱為「王不見王」或者「將帥對臉」。
全局關鍵核心子,被吃掉則輸。
Xiangqi ad1.svgXiangqi al1.svg 士 仕[c 1] 2
只可在己方的九宮內斜行,每次一步
行動力較低的棋子,用作將(帥)的內防禦之用
Xiangqi ed1.svgXiangqi el1.svg 象 相 2
己方範圍,不能過河。
象行田:每一著斜走兩步(路線如「田」字的對角線)。
塞象眼(擠象眼):當「田」字的中心有棋子,就不能走
與士大致相同,用作將(帥)的外防禦之用。
Xiangqi hd1.svgXiangqi hl1.svg 馬 傌[c 2] 2 棋盤上的任何位置
馬行日:任何方向前進一步然後斜走一步(即「一步一尖」),或者說是先向前走兩步,再相應的垂直橫向走一步。
蹩馬腿(撬馬腳):若前進方向與其緊挨的位置有任何棋子,就不能往那個方向走。
最多能走八個方位(跟西洋棋的騎士一樣,但是西洋棋的騎士並無拐馬腳),有八面虎之稱,近距離殺傷力最強,同時又能憑著九彎十八拐的行進路線掩藏殺機,厲害無比。
隨著戰局的進行,或是棋手實力越高,更易發揮其威力。
Xiangqi rd1.svgXiangqi rl1.svg 車 俥[c 3] 2
只要無子阻隔,直行或橫行不限距離移動
車為遠距離殺傷力的主力,無論何時都是第2關鍵的子。
有「三步不出車,棋已輸半盤」之稱。殘局有車在手,基本上不成問題;如果只有自己有車,常可穩操勝券。
Xiangqi cd1.svgXiangqi cl1.svg 砲[c 4] 炮 2
若不吃子,走法與車相同
吃子時需與目標間有一個任何一方的棋子相隔(該子稱為炮架或砲台)
遠距離殺傷力第二強,進攻時常與車和馬配合使用。
開局因為棋子(砲台)眾多,極為兇猛;殘局時因砲架難以取得,力量大幅下降,若能換到一炮(甚至一馬)會相當划算(西洋棋沒有炮)
Xiangqi sd1.svgXiangqi sl1.svg 卒 兵 5
原位向前一步的位置和敵方範圍全部
過河前每次只可向前直行一步;過河後可左右或往前走一步
永遠不能後退
與西洋棋不同,即使打到底線也不能升變成其他棋子,但過河就能橫移,加強能力。
越到殘局威力越強,有時一兵(卒)可抵一馬或一炮,甚至一車。
馬的走法和蹩馬腿
炮的吃子法
棋子通常用木材、金屬或塑膠製造。圓形的棋子上刻有文字,另一面空白。這個特色產生了中國象棋變體,特別是暗棋。
後來亦有出現立體的棋子,以人物雕刻(尤其是電影和漫畫人物)、物件等形象出現,但不普及,較多時會作為擺設裝飾,很少有人會拿來用。
勝負與和棋
勝負
對一般棋局來說,只要一方「欠行」或者被「將死」,又或者自動認輸,另一方即可得勝。欠行和將死定義如下:
行棋方無子可走,稱為欠行,亦稱為困斃。
當一方的棋子攻擊範圍內包含了對方的將帥,準備在下一步吃掉它,稱為照將或將軍,簡稱將。
被將軍的一方必須應將,即移動將帥或別的棋子來化解。無法應將的情況稱為「被將死」。
欠行(黑先,黑欠行)
Xiangqi board.svgXiangqi ad1.svgXiangqi gd1.svgXiangqi ad1.svgXiangqi al1.svgXiangqi gl1.svgXiangqi cl1.svg
欠行(黑方)
比賽時除了以上的一般情況,還有其他方法判定勝負,略述如下。
首先超時的一方判負
自殺。自殺:聽任對方吃自己的將帥的行爲。比如:被將軍的一方,可以應將卻不應將。或者主動導致將帥對臉。或主動導致將帥進入對方棋子的攻擊範圍。
作弊的一方判負(如事先協議故意輸掉棋局,則雙方皆判負)
連走兩步或以上的一方判負
移動對方棋子的一方判負
下出並非棋子的允許著法(如「馬行田」、「象行日」、「炮用車的吃法」、「車用炮的吃法」、「炮在不吃子時越過其他棋子」、「兵卒在未過河前橫走」、「將帥照面」、「拐馬腳」、「塞象眼」等)的一方判負
雙方在若干步數之內都沒有吃過對方的棋子,由裁判決定結果(通常例勝之局判勝負,例和之局判和),或者使用西洋棋的50步規則,雙方在連續50步都沒有吃子時,直接判和。
長打(即長捉、長將、長殺、或一將一要殺)的一方通常判負,以下為例外情況:
將帥可以長捉(是指「可以用將/帥來長捉對方的棋子」,不是「可以用自己的棋子來長捉對方的將/帥」),雙方不變判和
兵卒可以長捉(但不包括長將或長殺),雙方不變判和
雙方互相長打(即攻守雙方輪流犯規),而且每一方犯規的棋子數目相等,如「一打還一打」或「二打還二打」,雙方不變判和;反之若不相等,如「一打還二打」,則犯規較多的一方必須變著,不變判負
和棋
符合以下情況該局將做和:
形成公認的雙方均無法取勝的簡單局面,稱為「死局」(類似西洋棋的國王對國王單騎士等局面),例如雙方均已沒有進攻棋子,又或者單車對士象全,五底兵單炮雙象對單王等。
一方提和,另一方接受提和,稱「協議和局」。
從任意一步開始,60回合內雙方均沒有吃掉任何一個棋子[26]
長跟、長兌、長攔、長獻、一捉一閑、或一將一閑,循環三回合後可判

2023年3月18日 (六) 18:54的版本

棋盘 参见:中国象棋术语 § 棋盘术语 Xiangqi board.svg 象棋的棋盘由9条纵线和10条横线相交而成。棋子放在各条线的相交点上,并在线上移动。棋盘中间的一行没有画上纵线,称为“河界”,通常标上“楚河汉界”字样,象征楚汉相争时的鸿沟。据刘国斌考证古书与古棋具,棋盘写有楚河汉界是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之间才开始有[25]。河界亦有标上“观棋不语真君子,起手无回大丈夫”字样。

现行的中式记录方法是:9条纵线,红方从右到左用汉字“一”至“九”表示,黑方在自己的那一面从右到左用数字“1”至“9”表示。也就是说,红方的纵线“一”就是黑方的纵线“9”,以此类推。第四条纵线(或第6条纵线)和第六条纵线(或第4条纵线)称为“两肋”、“两肋线”,简称“肋”。棋盘上,划有斜交叉线而构成“米”字形方格的地方,双方各有一块,称为“九宫”,是将(帅)和士(仕)活动的区域。

棋子 棋子的颜色分为红色和黑色(也有绿色和蓝色代替黑色)。

在古代因为特殊颜色的颜料价格较高,故使用同意字或近音字来代表另一方同等的棋子,但最后也演变为特色。

双方各有16枚棋子:

分别是一枚将/帅、2枚士/仕、2枚象/相、2枚马/㐷、2枚车/伡、2枚炮/炮、5枚卒/兵。

图样 黑方 红方 棋子数 活动范围 走法 备注 Xiangqi gd1.svgXiangqi gl1.svg 将 帅 1 己方九宫内 只可在己方的九宫内直行或横行,每次一步 将、帅在同一路且两个棋子之前无任何棋子时,属于违规走法,此称为“王不见王”或者“将帅对脸”。 全局关键核心子,被吃掉则输。 Xiangqi ad1.svgXiangqi al1.svg 士 仕[c 1] 2 只可在己方的九宫内斜行,每次一步 行动力较低的棋子,用作将(帅)的内防御之用 Xiangqi ed1.svgXiangqi el1.svg 象 相 2 己方范围,不能过河。

象行田:每一著斜走两步(路线如“田”字的对角线)。 塞象眼(挤象眼):当“田”字的中心有棋子,就不能走 与士大致相同,用作将(帅)的外防御之用。 Xiangqi hd1.svgXiangqi hl1.svg 马 㐷[c 2] 2 棋盘上的任何位置 马行日:任何方向前进一步然后斜走一步(即“一步一尖”),或者说是先向前走两步,再相应的垂直横向走一步。 蹩马腿(撬马脚):若前进方向与其紧挨的位置有任何棋子,就不能往那个方向走。 最多能走八个方位(跟西洋棋的骑士一样,但是西洋棋的骑士并无拐马脚),有八面虎之称,近距离杀伤力最强,同时又能凭著九弯十八拐的行进路线掩藏杀机,厉害无比。 随著战局的进行,或是棋手实力越高,更易发挥其威力。

Xiangqi rd1.svgXiangqi rl1.svg 车 伡[c 3] 2 只要无子阻隔,直行或横行不限距离移动 车为远距离杀伤力的主力,无论何时都是第2关键的子。 有“三步不出车,棋已输半盘”之称。残局有车在手,基本上不成问题;如果只有自己有车,常可稳操胜券。

Xiangqi cd1.svgXiangqi cl1.svg 炮[c 4] 炮 2 若不吃子,走法与车相同 吃子时需与目标间有一个任何一方的棋子相隔(该子称为炮架或炮台) 远距离杀伤力第二强,进攻时常与车和马配合使用。 开局因为棋子(炮台)众多,极为凶猛;残局时因炮架难以取得,力量大幅下降,若能换到一炮(甚至一马)会相当划算(西洋棋没有炮)

Xiangqi sd1.svgXiangqi sl1.svg 卒 兵 5 原位向前一步的位置和敌方范围全部

过河前每次只可向前直行一步;过河后可左右或往前走一步 永远不能后退 与西洋棋不同,即使打到底线也不能升变成其他棋子,但过河就能横移,加强能力。 越到残局威力越强,有时一兵(卒)可抵一马或一炮,甚至一车。


马的走法和蹩马腿

炮的吃子法 棋子通常用木材、金属或塑胶制造。圆形的棋子上刻有文字,另一面空白。这个特色产生了中国象棋变体,特别是暗棋。

后来亦有出现立体的棋子,以人物雕刻(尤其是电影和漫画人物)、物件等形象出现,但不普及,较多时会作为摆设装饰,很少有人会拿来用。

胜负与和棋 胜负 对一般棋局来说,只要一方“欠行”或者被“将死”,又或者自动认输,另一方即可得胜。欠行和将死定义如下:

行棋方无子可走,称为欠行,亦称为困毙。 当一方的棋子攻击范围内包含了对方的将帅,准备在下一步吃掉它,称为照将或将军,简称将。 被将军的一方必须应将,即移动将帅或别的棋子来化解。无法应将的情况称为“被将死”。

欠行(黑先,黑欠行) Xiangqi board.svgXiangqi ad1.svgXiangqi gd1.svgXiangqi ad1.svgXiangqi al1.svgXiangqi gl1.svgXiangqi cl1.svg 欠行(黑方) 比赛时除了以上的一般情况,还有其他方法判定胜负,略述如下。

首先超时的一方判负 自杀。自杀:听任对方吃自己的将帅的行为。比如:被将军的一方,可以应将却不应将。或者主动导致将帅对脸。或主动导致将帅进入对方棋子的攻击范围。 作弊的一方判负(如事先协议故意输掉棋局,则双方皆判负) 连走两步或以上的一方判负 移动对方棋子的一方判负 下出并非棋子的允许著法(如“马行田”、“象行日”、“炮用车的吃法”、“车用炮的吃法”、“炮在不吃子时越过其他棋子”、“兵卒在未过河前横走”、“将帅照面”、“拐马脚”、“塞象眼”等)的一方判负 双方在若干步数之内都没有吃过对方的棋子,由裁判决定结果(通常例胜之局判胜负,例和之局判和),或者使用西洋棋的50步规则,双方在连续50步都没有吃子时,直接判和。 长打(即长捉、长将、长杀、或一将一要杀)的一方通常判负,以下为例外情况: 将帅可以长捉(是指“可以用将/帅来长捉对方的棋子”,不是“可以用自己的棋子来长捉对方的将/帅”),双方不变判和 兵卒可以长捉(但不包括长将或长杀),双方不变判和 双方互相长打(即攻守双方轮流犯规),而且每一方犯规的棋子数目相等,如“一打还一打”或“二打还二打”,双方不变判和;反之若不相等,如“一打还二打”,则犯规较多的一方必须变著,不变判负 和棋 符合以下情况该局将做和:

形成公认的双方均无法取胜的简单局面,称为“死局”(类似西洋棋的国王对国王单骑士等局面),例如双方均已没有进攻棋子,又或者单车对士象全,五底兵单炮双象对单王等。 一方提和,另一方接受提和,称“协议和局”。 从任意一步开始,60回合内双方均没有吃掉任何一个棋子[26] 长跟、长兑、长拦、长献、一捉一闲、或一将一闲,循环三回合后可判